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浙江现代纺织产业链为何能经受住变局的考验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纺织业

作者: 福布云商

2020-09-08

  区域经济竞争,常常落在产业竞争上。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多次强调,要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日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并赋予“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定位。

  多年来,浙江借力块状经济,形成独特的“浙江制造”产业优势,70多个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纺织,正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链之一。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串起化纤、织造、印染、化工、纺织机械、服装等多个环节,牵引绍兴、嘉兴、宁波、杭州等地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当下,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链现状如何?距离“打造全球标志性产业链”还有多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与市场如何发力?近日,记者以现代纺织产业链为观察点,到轻纺大市绍兴蹲点调研。这里遇到的问题、探索的方向,或许能带来思考。

  变局中走出“阳线”

  疫情冲击下,一条较完整、稳定的现代纺织产业链经受住了考验。

  2020上半年,绍兴纺织产业走出不寻常的“阳线”,绍兴五大传统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达377.6亿元,同比增长2.9%,占比过半的纺织产业功不可没。其中,化纤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这与产业集群优势、稳定链条密切相关。”绍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产业链上游,柯桥、嵊州、上虞有全国知名的化纤、蚕丝、棉纱等原料生产企业;中游,柯桥蓝印时尚小镇,集聚108家印染企业,产能超过全国三分之一;下游,柯桥的面料、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等产业集群,错位发展。近年来,绍兴还进一步明确布局,现代纺织产业以柯桥为中心、诸暨和嵊州联动发展。

  而与绍兴“一步之隔”的嘉兴、杭州、宁波等地聚集化纤、织造、家纺服装等众多企业。各集群之间密切联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浙江现代纺织产业链的“中轴线”。

  诸暨,大唐街道,拥有1万余家企业,年产270多亿双袜子,是全球袜业“心脏”之一。

  拿着最新设计图在镇上转一圈,就能购入纱线,找到代工厂、物流商。原料运到,袜机启动,新品袜子第二天便能在网络店铺上线。若对原材料研发、产品检测等有新需求,还能到当地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唐袜艺小镇,寻求高校、科研院所入驻专家的协助。

  这是诸暨卡拉美拉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熟悉的日常,也是当地紧密型协作生产方式的缩影。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供应链效率,上下游企业也因此获得较强的安全感。“有哪个环节断掉,哪种料缺了吗?”一路寻访,记者几乎都得到了否定回答。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纺织产业链比较安全”。

  疫情冲击下,虽然订单受到一定影响,但稳定供货使得不少企业有能力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卡拉美拉的销售超1亿元,同比增25%以上,吸引了一直倾向新科技领域的华睿投资向其投资5000万元。

  未来产业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而后者正是由各个供应链组成的。在长期推动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看来,疫情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步发生,导致了很多企业在组织生产中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不协调或断供,各地都在重新思考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矛盾,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从全球化采购逐步演变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攻关,今后产业的竞争也将转向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现代纺织产业,不仅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还初步实现了以‘内生循环’带动外循环,并互相促进,成为我们打造万亿级产业的一个重要选择。”凌云说。

  今年7月,绍兴现代纺织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即为印证。

  在市场竞争中,产业链的安全也正成为效率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砝码。疫情中,一些省外袜业企业因供应链受冲击来诸暨落户。产业链的稳定性,成为当地招商的优势。

  竞争中强筋健骨

  一条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链,让传统纺织走向现代化。

  在柯桥、诸暨等地,面料、袜子这些平常不过的纺织品,正在发生“七十二变”。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家居用品、家纺产品、保健用品,有时还会被称为“艺术品”。形形色色的功能型纺织品,正在重新定义纺织产品。

  多年积累形成的这条产业链上,当市场需求受到冲击时,强大的产能就成为挥之不去的痛。在产能引发的竞争加剧后,差异化竞争成为新选择。

  “从国际贸易摩擦冲击开始,产能过剩的压力就在整条产业链传导。”迎丰科技董事长傅双利说,尽管拥有全中国甚至全球最完备的原料配套、工序配套、市场配套,但仍未完全摆脱代加工模式,“产能在扩张,利润在变薄。”

  瞄准运动型、环保型纺织面料,投入5000万元建研发、测试中心,投入12亿元造印染智慧工厂……这些大手笔正为迎丰科技创造价值:这两年,从罗马布到刺毛布,再到抗菌吸汗面料,经“迎丰”染整的产品正引领服装消费流行趋势。2019年,企业实现营收近10亿元,毛利率达11%以上。据了解,纺织企业利润水平一般仅几个百分点,常常与银行利率水平争高下,被形容为传统产业之痛。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