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全球纺织品订单大量涌入中国 棉花期货创年内新高 ——棉花牛市降临?

作者: 福布云商

2020-10-16

  近期,伴随着国庆假期纺织订单增多,国内棉花期货节后呈现补涨行情,较节前上涨达1685元/吨,涨幅达11.68%。截至10月15日11时,棉花期货主力2101合约价格突破14400元关键位,并创下年内新高。现货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下游订单非常火热,纱线跟随上涨。

  沉寂数年的棉花价格走势首次迎来大幅上涨,有市场人士惊呼,棉花牛市是否要来了?那么,此轮行情是否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与印度纺织订单转移到中国有关。10月14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媒体沟通会上,对印度纺织订单转移到中国一事做出回应。

  李兴乾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调整订单生产、国际采购商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供应商,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市场供给,支撑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

  境外疫情持续恶化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据外媒报道,近几个月以来,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已经有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我国生产,其中毛巾、床单等产品订单量较大。进入九月以来,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纺织业受重创,交货困难。

  鉴于当地疫情影响,欧美零售商为确保持续供货,将多个原本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从印度转到中国的订单中,毛巾、床单等产品订单量较大,根据预估数据显示,现在的订单数量已经排到2021年5月。作为全球最大的产棉国以及全球最大的黄麻生产国,进入二季度后,印度的情况就不太乐观。

  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纺织服装市场的规模达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万亿元),纺织行业占印度出口总收入的15%左右。截至北京时间10月14日13时,印度已有超过724万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居全球第二。伴随着印度新冠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疫情的恶化导致该国部分纺织工厂停工,裁员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发生。

  与之相反的是,今年年初中国疫情爆发之时,一些印度媒体曾认为,这次疫情可以令更多外资涌入印度,以减少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依赖,从而取代中国制造。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印度的如意算盘彻底被打翻,截至目前,无论是纺织业还是基建,印度的愿望都一个个落空了。

  “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产能都是闲置状态,进入8月以后,订单逐渐增多了。尤其是国庆期间,此前不仅空着的工位已经全部补齐,而且还增加了人员倒班的频次。只要有订单进来,我们都能按规定时间为客户供货。”一家位于绍兴当地的纺织企业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纺织订单的持续增加,布瑞克资讯研究总监林国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棉花节后服装订单需求增加,目前订单需求仍旺盛,棉花成交情况显著放大,印度的疫情存在不确定性,国际贸易商将订单转向中国,促使当前服装及棉纺织的需求爆发增长。“拉尼娜”强预期,引发市场担心今年北半球寒冬,刺激了服装需求。

  机构看好4只股票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全球方面,2020/202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调减,消费量和进口量调增,期末库存下降。全球产量调减90万包,减少主要来自马里、巴基斯坦和希腊。全球消费量环比调增150万包,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全球棉花进口量环比调增50万包,原因是中国进口量增加50万包。

  林国发表示,节后至今仅用了5个交易日,棉花累计涨幅达到了1345元/吨。不过,从基本面上看,棉花并未出现显著利好,北半球棉花陆续收获,此轮棉花的上涨,部分原因是由于过去棉花价格低,美国棉花产量有所下调,印度方面今年新冠疫情严重也可能减少一定棉花产量。

  与此同时,从棉花价格与种植收益来看,棉花过去两年多持续低价,确实影响棉花种植环节,全球棉花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伴随着美国进一步增加量化宽松,美元走弱,农产品灾害气候的预期,全球农产品普遍上涨,而前期棉花持续承压,当前上涨存在较大程度爆发性上涨可能。

  此外,受纺织品订单增加带动的影响,10月14日,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纺织服装板块上涨2.17%,涨幅居首。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开盘不到半小时封死涨停,口罩概念股酷特智能和百隆东方开盘不久均涨停。截至10月14日收盘,酷特智能(300840.SH)、百隆东方(601339.SH)涨停,而诸如聚杰微纤(300819.SZ)、金春股份(300877.SZ)、众望布艺(605003.SH)、新野纺织(002087.SZ)等也大幅上涨,涨幅分别超过9%、8%、6%、6%。

  据阿里巴巴国际站获取的数据显示,从5月份开始,中国面料及纺织原材料订单数增长超100%;服装行业订单数同比增长200%以上,服装行业在7月份更是实现了3倍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在10月双节、双十一、“冷冬”等因素刺激下,伴随消费持续升温,纺织服装行业有望迎来旺季行情。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