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风暴席卷!订单“东南飞”,流失率高达70%!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6-08


转载 | 浙江贸促、第一财经、和讯新闻、化纤邦


从事丝绸纺织业十余年的老王近来担忧不少:自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出口较疫情前下降了70%,特别是今年疫情多点散发防控趋严,物流不畅且成本高企,使得订单转移至其他已复工复产的新兴经济体,比如越南、印度。


老王所在的公司位于广西,发展于“东桑西移”时期,是全国龙头企业。

茧丝绸业是集贸工农于一体的产业,以往江南地区是我国桑蚕主产区。2006年,为调整产业布局,夯实优化升级基础,商务部开始推行“东桑西移”战略,这为老王的公司带来发展机遇。此后十年,是广西发展桑蚕产业的黄金十年,也是公司产能不断扩大的十年。


不过,近来公司发展频遇考验:国内订单需求不足,国外订单减少、延期甚至取消,物流不畅,汇率波动加剧……各种问题纷纷涌现。


不只是老王的公司,其他纺织服装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为42.6,较上年同期回落14.5个百分点,较上年第四季度回落19.7个百分点。




订单明显回落

中国是全球茧丝绸原料的主产地,蚕茧、生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超70%,居世界首位;同时,由于原料的产地优势,我国的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拥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地位,茧丝和绸缎主导了国际市场产量和价格走势,丝绸业已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


但眼下,国内丝绸产业链正经历着严峻考验,其中之一就在于订单需求回落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订单不足,另一方面也受东南亚国家“分流”影响。


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近期发布报告称,受需求不足影响,一季度行业新订单指数回落较快。据测算,2022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新订单指数为37.8,较上年四季度指数下降29.0个点,回落非常明显。


今年以来,国内各地为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浙江、山东、辽宁、广东等多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都曾暂时休市,市场销售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疫情多点暴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国内居民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消费意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衣着类支出仅占7.1%,是近年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另外,东南亚等地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能力正逐渐增强。尤其是越南,近年来在丝绸原材料加工行业发展迅猛,承接了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地的订单。


今年以来,在相对宽松的防疫政策之下,越南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基本恢复正常,出口订单明显增长。据报道,513日,越南纺织服装协会 (Vitas) 主席武德江在该协会与世界银行下属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举办的纺织品供应链可持续生产研讨会上表示,今年前4个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已达近110亿美元(约合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1%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现阶段,由于国内供应链受到局部地区疫情的阶段性扰动,叠加东盟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开始在服装、家具等领域对中国出口形成一定的替代。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