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技术︱超仿棉涤纶混纺花式纱的质量控制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6-09


转载 | 中国纱线网

超仿棉涤纶具有中空截面、易染节能,与莫代尔混纺的色纺AB纱兼容了合成纤维和纤维纤维的性能,织造的布面颜色丰满、清晰、立体,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生产流程

采用AB纱方式生产,A纱为1.0dtex×38mm本白莫代尔纤维生产的粗纱,比例为60%B纱为1.56dtex×38mm原液着色和染色的超仿棉涤纶纤维生产的中深色粗纱,比例为40%

原料预处理→合料(两次)→FA002A自动抓棉机→ZFA035混开棉机→ZF1102开棉机→A076F成卷机→FA201B梳棉机→FA306A并条机(三道)→JWF1435粗纱机→JWF1510A细纱机→络筒、包装


二、原料预处理

为提高原料的可纺性,原液着色纤维采用10%的清水进行养生处理,时间控制在8h以上;染色纤维采用抗静电剂配置油剂进行养生处理,抗静电剂与水的比例为1:10,时间控制12h以上。合料方式为圆盘合料,为了保证养生后纤维回潮的均匀性及原料的混合效果,进行两遍合料。




三、各工序的技术措施


3.1 清花

清花要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减少打击点,采取“多梳轻打、少伤纤维、少落或者不落”的工艺原则,ZFA035跳过豪猪打手,ZF1102采用梳针打手,打手速度降为600r/min。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棉卷米重控制在420g/m左右。


3.2 梳棉

梳棉要注意适度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减少棉结。刺棍转速700r/min,盖板与锡林隔距0.220.200.200.200.22mm,活动盖板速度为98mm/min,锡林与道夫隔距为0.05mm,强化纤维转移效果。生条定量19g/5m,生条棉结控制在1/克以内,杜绝大棉结。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


3.3 并条

三道并条均采用8根并合,出条速度控制在300m/min,熟条条干控制2.5%以内,条干眼差控制在0.5%以内,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


3.4 粗纱

合理设置张力参数和锭翼压掌绕数,控制粗纱伸长率,定量3.5g/10m,罗拉隔距为10×26×30mm。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


3.5 细纱

采用“大罗拉隔距、大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罗拉隔距20×30mmV形牵伸),后区牵伸倍数加大到1.33倍,钳口隔距2.5mm,采用中心距为3mm的双进单出喇叭口。


3.6 络筒

采用“中张力、中车速”的工艺原则,合理设计清纱工艺参数,注重对细节和大粗结的控制,保证捻接器的接头质量。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


3.7 操作及其他

1)强化操作技术管理,加强防疵捉疵工作,保证接头质量需求,提高产品质量。

2)保证合料的均匀性,杜绝出现包差、盘差、卷差等问题,保证合料颜色的均匀一致性,并条采用蛛网搭配,成纱要进行织布检验,保证布面颜色和风格的一致性。

3)超仿棉涤纶的可纺性较差,要做好原料的养生、保湿工作,加强对车间温湿度的控制。发现车间生活难做时要停车查找原因,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4)超仿棉涤纶纤维易损伤,导致短纤维较多,各工序要做好牵伸区的清洁工作,减少飞花附入造成的疵点。

5)在细纱工序,粗纱的喂入方式、顺序和间距都会影响布面风格,同时应尽量采用同机型进行生产。皮辊硬度偏大控制,防止须条缠绕;注意钢领和钢丝圈的合理配置,严格控制钢丝圈更换周期,减少毛羽产生。

6)花式纱要确保上机工艺的一致性,可采用连织布片的方式来检验台差,采用管纱逐个挑拣的方法检验锭差,要及时挑拣出异常管纱,设备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停车查找原因,并追踪处理有问题的产品。




四、结语

生产超仿棉涤纶混纺产品,要通过养生处理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稳定车间生活状态,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