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解密“绿色”纱线,释放可持续纺纱潜力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6-21


转载:立达中国


613日,央视新闻报道了宜宾丝丽雅集团的“绿色”纱线和绿色生产工艺。凭借“绿色”纱线,丝丽雅集团不仅收获了大量外贸订单,还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丝丽雅集团引进了立达喷气纺纱机J 26生产新型纱线。正如新闻中所介绍,由于独特的纱线结构,丝丽雅在纱线后道加工过程中使用较少的浆料、染料、蒸汽等,更具可持续性。


喷气纱毛羽少、纱体蓬松、纤维脱落率低,不仅具有低碳消耗的后道加工优势,而且能够赋予面料及纺织成品颇具吸引力的独特优势。同时,纺纱企业还能凭借喷气纺系统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收获创新点和利润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喷气纺纱机J 26采用多种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如自动清纱、自动接头、自动络筒、自动运送满纱与空管、在线监控单锭的运行情况等,整个过程自动化、连续化,减少了较多的人工操作。喷气纺J 26可配备200个纺纱单元和多达六个机械手,每个纺纱单元和卷绕单元进行单独驱动,输出速度可达500/分钟,是传统纺纱的20-25倍。


机器双面设计,相同产量下占地面积更小。两侧独立运行,操作更灵活,即可以同时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纱线,在更改生产计划时可节约时间。机器独立的两侧包括独立的机器设定和班次报告、独立的吸风通道和落棉收集箱、独立的纺纱气压设定、 独立的空管供给和两条卷装传输带。


将条筒置于纺纱单元下方,条筒更接近纺纱单元,精梳条子喂入纺纱单元的路径缩短,避免棉条的意外牵伸,确保纱线质量稳定。


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喷气纺纱流程短并采用先进的空气能纺纱技术,无高速机械回转件,大大降低了机械能的损耗,进而降低了吨纱能耗和物料消耗,相比环锭纺,节能可达30%以上,后纺工序的易损件消耗可降低一半。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