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解读 | 以水效提升为抓手 助力“十四五”纺织行业绿色发展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6-30


转载:中国纺织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


“《行动计划》的出台,是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和综合效益指明了方向,对于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和管理方式,加快形成高效化、绿色化、数字化节水型生产方式,构建节水型工业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环资委副处长董廷尉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纺织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下降15%,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




《行动计划》提出了6个方向12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涵盖了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节水技术装备推广、节水降碳协同改造、开源与节流并举、水效示范引领和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适水发展、节水管理数字化赋能等内容,对于纺织行业节水理论体系、科技创新应用体系、节水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节水优先”方针深入落实,构建节水型社会进入攻坚期,《行动计划》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董廷尉建议,通过以下举措推动和夯实纺织工业可持续强国建设,为“十四五”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一是提出产业适水发展,产业发展应与区域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在京津冀、黄河流域等地区严控重点用水行业新增产能,重点地区新建项目实施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同时重视园区节水管理和企业节水改造,从“区域-园区-企业”三个维度进行优化。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建立产学研用创新机制,做好行业节水关键核心及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通过技术交流、业务培训、供需对接等方式推广节水技术装备。




三是强化开源节流,在重点流域区域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创建一批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加强供排水管网建设,鼓励利用海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作为补充水源,加强企业节水改造。


四是开展水效示范引领和标准体系建设,到2025年,创建120家节水标杆企业、60家标杆园区,遴选50家水效领跑者企业、20家领跑者园区,逐步建立“节水型——节水标杆——水效领跑者”三级水效示范引领体系,编制工业节水标准制修订计划,建立标准实施动态反馈机制,统筹完善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体系。


五是提高节水管理数字化赋能,加强用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促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水系统管理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用水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搭建“水效提升第三方服务库”,培育100家优质水效提升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为企业、园区提供节水提效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


六是建立强大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工信部统筹协调作用,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加强各级工业节水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金融、财税等政策,引导市场发挥强大动力,撬动更多的资金用于工业节水增效相关工作。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