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无水染色,节约用水,降低能耗,纺织业的绿色转型如何实现?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7-14


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最近买衣服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国产服装品牌的衣标上,会标明由再生纤维制成,有的还写明了衣服的‘碳足迹’。”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刘女士,在日常生活中很注重环境保护,她十分认可一个新观点:一件真正美丽的衣服不仅要外观美,也要“来源美”——服装生产制作的过程尽可能低碳环保。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像刘女士一样,许多百姓开始更加关注身边“衣食住行”中的低碳变化。如今,与“衣”相关的纺织业,正大踏步向绿色转型升级迈进。从能够大幅减少水污染的无水染色技术,到利用废旧塑料瓶、废旧衣物制作的再生纤维,再到性能优异的碳纤维材料,一项项创新技术,带领纺织业跨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


过去,在广东省汕头市聚集了大批纺织印染企业,让生活在练江流域的百姓备受困扰:各色污水混乱排放,不仅水体散发着异味,周边村庄的土壤也受到了污染。近年来,汕头市潮南区、潮阳区相继建起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带动当地纺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让练江重现清澈容颜。对以纺织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来说,水污染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传统纺织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特别是纺织品染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江苏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副院长曹红梅告诉记者,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纤维杂质和无机盐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及色度高,污染处理难度大。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纺织印染造成的水污染,不仅要有相关部门对排污进行严格管理,更要依靠印染技术的不断升级。

 

“无水染色技术的研发,就是希望从源头上减少印染废水的产生。”据曹红梅介绍,目前国内研发的无水染色技术,核心是选用非水介质进行染色。“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通过加压,使二氧化碳液化成为流体介质,在此状态下完成染色后再减压,二氧化碳可以回收,整个过程无须水洗,不产生废水。另一种是用有机溶剂代替水作为介质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有机溶剂同样可回收循环利用。”

 

这些无水染色技术均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山东青岛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线,将纺织品染色效率从传统水染的812小时,缩短到34小时。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则采用有机溶剂染色技术,在上染过程中,节约用水100%,降低能耗39.3%,染料固色率达到97%以上,溶剂回收率达99%以上。


 


不仅“染”的过程可以节水,染色后的水洗环节,也同样因新技术的出现发生了变革。江苏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闪染免水洗工艺,“以蒸代洗”,实现了织物连续、快速染色和固色免水洗加工。

 

“一般织物染色后需要水洗的步骤,一是要洗掉染化料中大量的分散剂、悬浮剂、柔韧剂、增稠剂等助剂,二是要洗掉浮色。所以我们研发了几乎不添加助剂的染料,就大量减少了用水。”江苏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素梅告诉记者,在闪染生产线上,布匹经过轧染机组时,在200℃高温作用下瞬间着色,与传统工艺相比,免去了水洗、脱水、理布、烘干定型4道工序。

 

“目前,闪染免水洗工艺主要适用于涤纶织物;工艺命名中‘闪’字,主要是强调生产效率及出布速度的显著提升。”孙素梅介绍,以单台设备生产量计算,传统染缸设备一天产量4吨,而闪染生产线一天可生产25吨。“闪染工艺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公司共有4条生产线,日产布料超过100吨。同时,我们的生产成本也大为降低,过去实现这样的产量至少需要用工400人,现在只需100多人。从环保角度看,以前每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高达两三千,现在只有在清洗机器、深色布的处理上需要用一些水,用水量大大减少,化学需氧量值也降到了几百,处理起来更加容易,污染更小了。”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