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中美经贸关系大局,国内棉花供应过剩,为何仍需大量进口棉花?

作者: 媒体 郁新涛

2022-08-19


转载:中国棉花网、美尔雅期货、农业高科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陈棉尚有大量资源在轧花厂手中,而新棉生长进程顺利,局部甚至已有开花,新棉上市时间或明显提前。国内棉花一改供应紧张的趋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纺织企业日子更加难熬。棉花价格大幅下降,但纺织企业利润并未出现明显改观。因为需求的急剧减少让企业生存更加困难。


内外交困之下,棉花期货盘面价格一时间让人看不到希望。但在上周五,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大幅下调美棉产量64万吨至274万吨,下调幅度达到19%。消息一出,本周一ICE美棉强势涨停,郑棉跟涨,主力合约再次回归15000/吨上方。


随着连续几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美棉减产炒作或已被盘面消化,外盘涨势渐歇,郑棉继续上涨支撑因素不足,817日夜盘郑棉1月合约增仓下行,重回供需逻辑。818日,国内期货大面积收跌。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4835/吨,跌755元,几乎将前三个交易日的涨幅全部抹平。




因销售进度慢,本年度结转库存高企,新年度供应同比大幅度增加,虽需求进入阶段性旺季,但从下游表现来看目前好转幅度不大,提振有限。目前来看,国内棉花基本面上还是比较偏空,棉花供应充足,而需求端市场即使在疫情防控放开以及内外棉价差倒挂的情况下仍然非常差,产品库存高企,纺织厂开机率较低,新疆棉问题对需求影响显现,国内棉花长周期偏弱势。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短期郑棉在市场情绪和资金推动之下的伴随性反弹,都属于很常见的走势。但是持续性和高度,持谨慎观点。主要是因为在新疆棉花禁令和原本就一直存在的棉花进口配额制度之下,国内外产业供需和宏观环境其实并不同步,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经贸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表现会更为明显。在本轮棉花走势的反弹之中,国内产业层面并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变化,供需矛盾随着新年度丰产落地以及疆棉禁令持续实施或将进一步加剧。


6月份以来,棉花市场表现弱势,621日正式生效的涉疆法案,对于产业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压力。作为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每年我国棉花消费量稳定在750-850万吨,约占全球棉花总消费量三分之一。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约200万吨棉花。


 


资料显示,我国的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产棉省市区共有22个,其中四川、湖南、山西、江西4个省份的棉田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但即便这样,我们生产出的棉花依然不够我们使用,按照现实情况来说,每年我们都需要进口大约200万吨左右的棉花来满足国内生产活动的需要。就拿2020年棉花的使用情况来说,2020年我国棉花总需求量约780万吨,产量约595万吨,最终需要进口的棉花量为185吨。

 

近日中美关系因台海问题再生紧张情绪。818日,据第一财经信息,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我们注意到,美方宣布启动所谓“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并公布所谓“谈判授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切实将美国领导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独”承诺真正落到实处,慎重处理与台经贸关系,充分尊重中方核心利益。这事关中美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大局,事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对EDA软件工具等四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对此,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今日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美方发布的有关公告。美方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相关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必将阻碍国际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