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所有商品分类
新疆籽棉开秤,是否依然抢收?交售双方如何博弈?

作者: 媒体 张梅

2022-09-21


转载|中国棉花网


每年一度的新疆籽棉收购大幕已经拉开,新年度棉花陆续开轧,去年抢收落下的阴霾仍然笼罩着整个上游棉花加工产业,但从开秤初期表现看,籽棉开秤价格的确在不断升高。今年轧花企业是否依然抢收呢?棉花采购与交售双方又将如何博弈?

 

新棉采收以手摘棉为主,不影响整体收购行情。目前市场交售的是以手摘棉为主,主要加工絮棉,所以收购价格会高于机采棉。根据新疆一线调查,目前开秤收购价格已经由6.5/公斤涨至7.5/公斤以上,短期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上涨原因还是和供需有关。一位棉花贸易商告诉笔者,目前内地絮棉订单较多,并且加工利润较高,促使企业抓紧收购加工。


 


另外,在上市初期交售价格上涨和手摘棉上市量减少也有关系。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98日,全国累计采摘籽棉折皮棉4.3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2.0万吨;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0.1万吨,同比增加0.1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0.5万吨。从数据看出,相比去年采摘量增加,原因是今年棉花成熟时间较去年提前,但是采摘量低于四年均值,说明手摘棉数量在减少,主要是由机采率提高所致。

 

因此,上述反映的籽棉开秤价格提高,还不能代表新疆整体收购市场行情,毕竟絮棉占比很少。当然,为了防止再度出现去年抢收的场景,近日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发出预警:“大量陈棉尚未销完,全球产量增长、消费下降,市场棉花供给相对充裕,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多发导致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新年度棉花市场压力仍然较大。”


 


棉市供应宽松,不具备炒作基础。按照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8月份预测的数据,2022年国内棉花预计产量为603.1万吨,而2021年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12月份预测的国内棉花产量为580.1万吨,今年产量小幅增加。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7月末,全国棉花商业库存为319.4万吨,同比增加69.10万吨;新疆棉花商业库存为246.01万吨,同比增加128.8万吨。而2022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769万吨,环比下调11万吨,同比增加39万吨;进口量190万吨,环比下调7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增幅16.47%。可见国内棉花供需宽松,并不具备炒作的基础。

 

新棉大量上市,企业是否会抢收?我们认为今年抢收的概率不大,首先是企业今年的亏损还没有弥补过来,哪有实力和胆量再去赌市场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处于欠债状态,虽说银行对还贷实行延期政策,但债务终究是要还的,企业经营压力只是延后,并未降低。去年如此大的亏损,企业今年的风险意识肯定会提高很多。像9月份收购手摘棉一样,企业都是参考自己销售价格制定收购价格,并且这一销售价格已经和下游厂商签订好合同,很好地控制了风险。一旦无利润或者风险增加,企业不会盲目抬高收购价格。


 


8月份在新疆调研时,轧花企业就已经表示,2021年抬价抢收给后市留下了很大隐患,后期只能眼睁睁看着高价收购加工的皮棉价格随着市场行情的持续下跌而下跌,最后要么继续持棉等待反弹,要么直接低价销售减少亏损,由于很多企业选择第一种方式,结果造成亏损进一步扩大。因此今年收购一定会异常谨慎,没有合适的套保空间或者收购成本相对市场价格偏高时,企业会减收或者停收,毕竟去年抢收付出的惨痛代价历历在目。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青浦区虹桥世界中心L2-B栋503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8039094号-5 

沪ICP许可证号: 沪ICP备18039094号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